每年开春,浙江的茶市总是由温州喊出第一声,但在今年,温州各地郁郁葱葱的茶山上来客寥寥。近日,温州市农业农村局、温州市茶文化研究会、温州市茶叶产业协会等共同发出倡议书,邀请市民喝一杯本地新茶,拥抱春天。“清明前的早春茶原本是温州茶市最火热的一波行情,今年遭遇疫情,虽然现在复工复产,但行情却还没重新热起来。”温州市茶叶产业协会会长周拥军说。温州茶叶种植已有1600多年历史。改革开放以来,温州充分利用温州特早生茶树良种和气候温暖两大资源优势,形成以永嘉乌牛早、平阳特早、瑞安清明早、瓯海黄叶早、乐清智仁早等为代表的温州早生茶树良种,成为区域性的早茶产区。每年的立春至惊蛰,是温州特早生茶的黄金生产季,市特产站副站长、高级农艺师孙淑娟介绍,像永嘉“乌牛早”(嘉茗1号)这样的特早品种,每年春节前后就开始采摘,上市时间相比杭州的西湖龙井等重点茶区早一个月左右,也正因为温州早茶巧打时间差,给茶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。
位于温州白鹿州公园内的子久茶苑,主打产品是正宗的平阳黄汤茶,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,本月初就启动了营业,虽然还无法进入茶馆饮茶,但能买到上市新茶,然而这几天来购茶的客人很少。“喝茶往往意味着聚会,这场疫情让市民的各类聚会都少了,对我们的茶叶销售影响就很大。”周拥军说,对于温州的茶叶企业来说,因为多数只做一季春茶,季节性很强,影响会更大。 位于乐清的能仁茶社,去年这个时间,每周都有40至5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购茶。“今年来购茶的客商几乎为零。”茶社负责人林义春说,虽然没有客商,但每天的茶园里,茶农们依然早早上山,采摘新茶嫩叶,制作成干茶,暂时存放在冷库。“已开始采摘20多天了,每天能采摘200多斤鲜叶,3月下旬将进入采摘的高峰期。”林义春表示,疫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,目前尚能保障及时采摘和制作新茶,但是对企业来说,茶叶销售不出去,资金压力就会很大。 “温州许多茶叶企业都是茶农慢慢做起来的小企业。”周拥军表示,多数本地茶叶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不强,而且不少茶叶企业的产业链条长,不仅要管理好一产茶园,还要做精二产的茶叶加工,甚至也有些企业甚至已步入三产,经营茶楼、茶馆等,资金压力在一级级地加大。“目前的销售困境,我自己的企业收购茶农鲜叶的规模也不敢扩大,只向一些长期合作的茶农收购。”周拥军说,对于种植规模较小的茶叶种植散户来说,也必然会影响收入。温州市农业农村局列出了温州获得SC认证的69家茶叶企业(合作社)名单,希望购茶的市民可以与这些企业(合作社)的负责人联系,购买新茶。